電影】《親愛的》眼淚所代表的... @ 媽媽, 請買兩隻大象給我:: 痞客邦::陳可辛《親愛的》:社會現實的叩問| 放映週報電影心得】這時才明白,擁有並不容易。《親愛的》 - imknightsanj的創作- 巴哈姆特

注意 : 2/3的篇幅都在批評,為了降低造口業的惡業,想說把好話說在前面。(根本不會降低)

人物設定巧妙、演員演技沒話說 (抱歉,這部就這兩件事很讚,其他都不太行,所以只開了這個標題)

這是一部以題材、演技為名的電影。

故事基本設定在我看來是非常厲害的,衝突感很強之餘也不會有一面倒的共情(不過我看很多網友共情是一面倒啦)

這部分我本來想要詳細寫我的心得,不過後來覺得各位自己去看看電影會更能夠體會上述的衝突感與人物設定的巧妙。

啊接下來都是批評 - 

導演問題 (想說硬是開個標題)

我覺得導演問題很大(好像有點太唐突的批評?)

所有的伏筆、共情點、一切想表達的觀念與情緒,設計痕跡都過重

幾乎就是帶著你一行一行畫重點的感覺,而且還是用漏水的螢光筆,想不注意到都難。

這樣的表達方式,好處就是觀眾很好懂,但劣勢也相對明顯 : 難以共情之外還容易感覺劇情不太流暢。

明明是感覺很好哭的電影,但我眼睛很乾之餘還要一邊納悶邏輯漏洞。

還是導演問題還有一點編劇問題 (一樣是硬開的標題)

1. 電影一開始就以一隻小黑貓埋下小孩被偷抱走伏筆,不過個人認為這個伏筆鰻多餘的,除了不夠貼切之外還有點生硬,真的覺得可以刪掉。

2. 郝蕾中間崩潰那段完全不合邏輯 - 有雷

    中間郝蕾在互助會突然崩潰那段被很多網友認為是演技高光,但那段時在讓我一頭霧水,不過我覺得不是演技的問題啦。

    郝蕾當時說其實她有看到她兒子在後面追她,可是她沒有停下來所以才會被抱走。

    嗯 所以 為甚麼不停下來???

    我整個滿頭問號,要知道從電影一開始郝蕾的人物塑造就是一個非常愛她兒子的母親啊,

    看到自己小孩在車水馬龍的路上追著她狂奔怎麼會不停下來?

    這邊人物動機很奇怪,也一直都沒交代清楚。(比如她其實對兒子有甚麼不滿之類的)

    反正,邏輯有夠詭異,完全無法共情,更遑論還覺得演員演得很好哩。

3. 小孩的人物設定很不合理

    這部電影的主角小男孩非常可愛,感覺選角選對了(選醜一點的也許前面邏輯就通了?媽媽覺得小孩很醜不想理他但因為是親生骨肉還是很愛他之類的),

     但是這個小男孩到了電影後段,只讓我覺得是個勢利眼的心機男童而已。下述有雷

     對他而言他的媽媽是趙葳飾演的鄉下婦女(小男孩被拐去鄉下),但其實他的親生媽媽是郝蕾演的都市女人,

     就法律上而言,郝蕾有權把小男孩帶走,小男孩很想念媽媽趙葳,但是當他在路上見到趙葳時,先是激動而後反應卻又異常冷靜的牽著郝蕾的手???

     然後跟他妹妹說之前鄉下的家已經不是家了??? 我完全無法理解欸 hello??????

小結 : 可以換一位導演。

arrow
arrow

    明璇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